土壤(含水量)监测系统
一、应用场景
(1)地质灾害监测;
(2)防洪和干旱监测;
(3)土壤水分研究;
(4)农业智能灌溉;
二、需求分析
根据水资源科学管理和抗旱决策的需要,分析土壤墒情和旱情,加强土壤墒情监测,是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管理和抗旱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加大对旱情和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投入势在必行。
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不确定性,旱涝等现象的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带来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结果,了解土壤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丰缺及时采取农业灌溉或排水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旱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壤墒情的监测和预报意义重大。
三。系统组成
3.1系统拓扑图
3.2硬件系统
四。系统特征
采用一体化导管设计,全密封结构,整体防护等级达到IP68,适用于野外恶劣的自然环境;
采集多种监测元素,可同时采集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电池电压、环境温度、GPS定位信息等元素。,大大增加了采集数据的相关性,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不与土壤直接接触,大大消除了土壤对传感器敏感器件的干扰,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触发采集,当传感器发生位移时,可立即采集土壤含水量,可用于研究含水量与滑坡运动的关系;
传感器内部集成了多个传感器测点,测点间距为10cm,每个测点的测量范围为10cm,可实现多种深度的连续监测,测量连续性优于以往的pin传感器。
该传感器具有较大的测量范围,可以监测半径为15cm的圆筒内的含水量。
外壳采用激光丝印刻度尺,便于安装时对准监测深度;
工作温度范围-40℃ ~+85℃,温度补偿;
优异的防雷和抗静电性能(60kv/600 W);
动词 (verb的缩写)应用效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标签:  旱涝,农业,监测,抗旱,水资源,墒情,cm,系统,传感器,土壤,抗旱,含水率,墒情,传感器,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