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综合污水处理设备流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现在很多住宅小区、村镇、商场、饭店、学校等场所都配备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那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哪些流程呢?
目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主流工艺主要有接触氧化、MBR、SBR、CASS等。
接触氧化法
俗称“淹没式生物滤池”、“接触曝气法”、“固定化活性污泥法”,其原理是在反应池中加入填料,填料上覆盖生物膜。当污水通过填料时,污染物在生物膜的代谢下得到净化。其技术特征如下:
A .耐受性强,运行稳定。
B .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
C .智能化,易于操作和管理。
D .废水达标排放。
MBR工艺
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接触氧化与MBR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优于传统沉淀池。处理后的水极其清澈,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大去除。出水水质高于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直接回用。当然,MBR法也有缺点:
A .膜的高成本使得膜生物反应器的投资高于接触氧化废水处理工艺;
B .容易出现膜污染,给后期运行维护带来不便;
SBR工艺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采用间歇曝气方式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运行中有序间歇运行。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它集均化、一次沉淀、生物降解、二次沉淀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特别适用于间歇排放、流量变化大的场合。滗水器是该方法的关键设备。滗水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排水阶段开启,逐渐降低,使上清液在不降低活性污泥浓度的情况下排出。滗水器技术含量高,国内技术还不够成熟。目前工业上主要使用进口滗水器,成本高。SBR法脱氮除磷效果不够好。
CASS工艺
CASS是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SBR池的进水端增加一个生物选择器,实现连续进水(沉淀期和排水期连续进水)和间歇排水。CASS工艺日处理水量少则几百立方米,多则几十万立方米。只要设计合理,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节省投资20%-30%,节省土地30%以上。由于CASS工艺的曝气是间歇的,有利于氧的传递,而且曝气时间可以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灵活调整,这些都为降低运行成本创造了条件。总体而言,CASS工艺的运行费用略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
CASS的特点与SBR相比,CASS的优点是其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因此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进水过程是连续的,不需要进水管道上的电磁阀等控制元件,单池可以独立运行;但SBR进水工艺是间歇式的,应用中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池交替使用。排水由可升降的堰式滗水器完成。随着水面的逐渐下降,处理后的清水均匀排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排水时水流对底泥的扰动。CASS法每次循环的排水量一般小于池内总水量的1/3,而SBR法为3/4,因此CASS法比SBR法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适合每天几百到几万立方米的水量。
以上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几种常见工艺。用户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选择。有不懂的技术人员可以咨询鸿昇自动化。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标签: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