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鸿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示例图片三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磷酸铵镁沉淀法与SBR协同处理高磷废水技术

2022-03-30 10:20:55 合肥鸿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对于高浓度含磷废水,如何有效降低磷含量是控制和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废水除磷方法包括生物法和化学法。生物除磷是通过聚磷菌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来去除磷酸盐。但这种方法往往抑制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生化反应,导致直接处理生化负荷重,更适用于低浓度含磷废水。通常待处理废水的磷含量小于10mg/L,化学除磷是利用磷的化学沉淀反应,将废水中的可溶性磷转化为不溶性磷酸盐沉淀。目前化学法中广泛采用铝盐混凝沉淀法,但这种方法用量大,成本相对较高,且水中磷含量较高时难以达标。

普光气田硫化氢含量高。天然气净化厂每三年要对净化装置进行大修,大修期间会产生大量的脱臭钝化清洗废液。该检修废水污染物浓度极高,其中总磷(TP)高达256 mg/L,鉴于检修废水磷含量高,净化厂污水处理场难以直接采用SBR生化工艺处理。虽然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混凝沉淀后总磷去除率仅为75%,但仍不能满足生化处理的进水水质要求。

磷酸铵镁沉淀法是在含有磷酸盐和铵离子的废水中加入镁盐,利用废水中的Mg2+和PO3-4、NH+4生成磷酸铵镁沉淀,通过沉淀分离,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沉降性能好,是处理高磷废水的有效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高氨氮、高磷含量的废水。针对高磷含量维修废水难以处理的现状,作者提出了一种高磷含量维修废水的处理工艺。首先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进行化学预处理,即在养护废水中加入镁盐和少量铵盐,形成磷酸铵镁沉淀,实现养护废水中氨氮和磷的同时去除,使水质达到后续生化处理工艺的要求,然后接入SBR生化处理工艺,使高磷养护废水经后续生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本文选用氯化镁和氯化铵作为镁盐和铵盐处理高磷含量的维修废水,着重讨论了反应pH值、磷氮摩尔比、镁磷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除磷的影响。

1.实验部分

1.1实验用水

实验用水为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污水处理联合装置检修废水,水质见表1。

1.2主要试剂和仪器

氯化镁& # 8226;6H2O,NH4Cl,NaOH,分析纯,天津田丽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PH400台式酸度计、美国阿拉利斯公司、5B-3A COD测试仪、广州联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UV-5000紫外可见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JC-NH-100A氨氮测试仪、青岛聚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1.3实验方法

1)在25℃下,将400mL高磷含量的维修废水放入500m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用pH计实时监测溶液的pH值,调节pH值至8-11,然后加入MgCl2。6H2O和NH4Cl控制反应体系中n(Mg)∶n(P)∶n(N)的摩尔比为1~1.9∶2.5~1∶1。搅拌10 ~ 60分钟后,收集上清液,测量总磷浓度。讨论了反应pH值、磷氮比、镁磷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除磷的影响。

磷酸根离子去除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P-去除率,%,原水中C0-磷酸根离子浓度,mg/L,反应后上清液中C1-磷酸根离子浓度,mg/L

2)现场处理。在确定较好的反应条件后,对污水处理堆场储存的高磷维护废水投加现场药剂,经除磷预处理达到生化处理水质要求的废水分批、少量投入SBR反应池进行生化处理,反应池内溶解氧含量控制在2-4 mg/L,每个处理周期曝气5小时。 从而实时监控SBR池的出水水质,确保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1.4测定和分析方法

COD用5B-3A COD分析仪测定,NH3-N浓度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TP浓度用UV-5000紫外可见光度计测定,pH值用pH400台式pH计测定。

2.结果和讨论

2.1 pH值对磷酸铵镁沉淀除磷的影响

根据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磷的机理,该反应只能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因此,通过滴加NaOH溶液来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同时加入一定量的MgCl2。6H2O和NH4Cl,控制反应体系n(Mg)∶n(P)∶n(N)=1.4∶1∶1,搅拌30min,静置2h,取上清液测总磷浓度,考察pH值对磷酸铵镁除磷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当pH值从8.0增加到9.5时,反应后上清液中总磷浓度明显下降,去除率从20%急剧增加到95.6%。当pH值从9.5增加到10.0时,总磷去除率增加到97.3%,但增加幅度很小。当pH值再次升高时,除磷率降低。这是因为随着pH值的升高,Mg2+也开始生成Mg(OH)2沉淀,不利于磷酸铵镁的沉淀反应,导致磷酸根离子去除率降低。

综上所述,当反应体系的pH值控制在9.5~10时,检修废水中总磷的处理效果较好,pH >: 10时,除磷率的提高极低。考虑到pH值的调节成本,确定反应pH值应控制在9.5~10。

2.2磷氮摩尔比对磷酸铵镁沉淀除磷的影响

磷酸铵镁沉淀反应中n(P)∶n(N)的理论值为1∶1,而维修废水中磷氮初始摩尔比为2.5∶1。由于低浓度的氨氮不利于磷酸铵镁反应中磷的去除,反应中应加入少量的NH4Cl,控制反应的pH值为9.5,n(mg)∶n(p)= 1.4∶1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n(P)∶n(N)的降低,总磷去除率逐渐升高。当n(P)∶n(N)小于1时,除磷率始终在97%以上,说明当水样中n(P)∶n(N)超过理论值1∶1时,对总磷去除率影响不大。

2.3 Mg2+对磷酸铵镁沉淀除磷的影响

在反应体系n(P)∶n(N)=1∶1的条件下,考察了Mg2+含量对检修废水除磷效果的影响。反应pH值控制在9.5,使用MgCl2。在6H2O调节体系中,n(Mg)∶n(P)的比值分别为1.0∶1、1.2∶1、1.4∶1、1.5∶1、1.7∶1、1.9∶1。搅拌30分钟后,静置2小时,取上清液测定总磷浓度和n(Mg)∶n(P)

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n(Mg)∶n(P)从1.0∶1增加到1.5∶1时,总磷的去除率不断增加,当n(Mg)∶n(P)为1.5∶1时,反应后上清液中残留的磷酸根离子浓度为3.59mg/L,总磷的去除率达到98.6%,且比值继续增加。这是因为当体系中PO3-4浓度一定时,随着Mg2+浓度的进一步增加,PO3-4成为限制Mg2+与PO3-4和NH+4反应的限制因素。此时磷酸铵镁的反应达到平衡,Mg2+无法继续结晶,磷的去除率无法继续上升。综上所述,从控制药剂用量、降低成本、使处理液含盐量尽可能低的角度出发,确定检修废水化学预处理反应中n(Mg)∶n(P)∶n(N)的较佳比例为1.5∶1∶1。

2.4反应时间对磷酸铵镁沉淀除磷的影响

在pH值为9.5,n(Mg)∶n(P)∶n(N)=1.5∶1∶1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对维修废水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总磷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反应30min后总磷的去除率趋于平缓,反应60min时略有下降。这是因为如果反应时间过长,磷酸铵镁的沉淀体系容易被破坏,沉淀性能下降,从而增加上清液中可溶性磷的浓度。反应时间越长,能耗越高,不利于经济。所以综合考虑,反应时间应该控制在30min左右。

2.5现场加药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污水处理气田调节池储存的1100m3高磷装置检修废水,根据400mL检修废水样品对应的NaOH和MgCl2,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进行除磷。6H2O的用量等。应现场投加,曝气8h,静置12h后,从池顶取水样,测定COD、NH3-N、TP等水质指标。具体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磷酸铵镁处理对降低检修废水的COD效果不明显,但池内废水总磷浓度由256mg/L降低到2.51mg/L,氨氮浓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处理后的水质完全可以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进水指标要求。

2.6 SBR工艺的生化处理

SBR工艺是指活性污泥在同一个反应池中的生化处理方法,由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备用五个基本过程组成。SBR反应器集均化、一次沉淀、生物降解、二次沉淀等功能于一体。操作管理简单,占地面积小,脱氮除磷效果好。

为进一步生化处理,除磷预处理后的维护废水将分批少量进入SBR反应池。SBR池运行周期为12小时,每周期处理36m3维修废水,控制反应池内溶解氧含量为2~4mg/L,曝气反应时间为5小时。在随后的沉淀之后,监测流出水的质量。SBR池出水水质指标见表3。

经过磷酸铵镁除磷预处理和后续SBR生化处理后,检修废水中的pH值、COD、NH3-N、TP、SS等指标完全达到GB 8978—1996 & # 171;废水综合排放标准& # 187;一级标准。

3.结论

A.针对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检修废水中磷浓度高、除磷困难的问题,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和SBR生化处理工艺协同处理检修废水。

B.探讨了pH值、P-N比、Mg-P摩尔比等反应因素对磷酸铵镁反应除磷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反应条件,即pH=9.5,n(Mg)∶n(P)∶n(N)=1.5∶1∶1,在此条件下总磷去除率高达98%。

C.优化高含磷维修废水现场预处理的最佳工艺。处理后,总磷浓度由256mg/L降至2.51mg/L,总磷去除率高达99%,现场效果显著。经进一步SBR生化处理后,出水pH值、COD、NH3-N、TP、SS等各项指标均达到GB 8978—1996 & # 171;废水综合排放标准& # 187;一流的水准,解决了生产难题。(来源: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标签:  高含磷废水磷酸铵镁沉淀法与SBR协同处理技术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4 www.MetInf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