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的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蔬菜种植依靠农民的经验积累。但是经验不靠谱。比如种植西瓜,非常注重温度和浇水的科学控制。使用物联网技术后,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蔬菜的需求,对蔬菜生长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数字化管理,不需要使用人工检测,实现更好的蔬菜种植。
在现代设施农业生产中,由于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基地内蔬菜、种苗、生猪产量、水产品、渔业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由于管理的自动化,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查介绍,农业物联网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设施园艺作物的农药和化肥施用时间,有效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大大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承载压力。同时可以减少用工,节约生产成本。据估算,蔬菜一般每亩大棚可增收1500元以上。在设施养殖中,可有效减少人工,节约水电成本,增加健康养殖量,降低死亡率,增加年出栏量,减少应急反应,增加经济效益。据估计,它可以有效地节省成本和增加产量,包括减少35%的劳动力,减少30%的水电成本,增加10%的蔬菜和园艺产量,减少5.5%的死亡率,减少95%的应急反应,增加20%的年屠宰量。
可见农业物联网应用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在科技农业园区,监控中心可以及时了解各监控点的温度、光照、湿度、气象等运行情况,还可以实时监控各基地的农业生产状况,实现与监控点的在线沟通,及时发布生产指导和预警信息,指导基地的农业生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标签:  蔬菜,养殖,用工,农业,生产,监控,管理,经济效益,设施,种植,蔬菜,农业,经济效益,查学东,物联网
- 上一条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 下一条水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影响